(1Y4M+小蔔的1字手 ya !!)
二寶剩一個多月就要和我們見面了
先生把握最後的這段時間出差了好幾次
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先生常常一段時間的消失
小蔔變得特別黏人
有時我去一下洗手間
她就會一間一間房間的找
"媽媽…媽媽"的喊
發現我在洗手間
她就會站在門口拍門
愈長大反而變的比寶寶時期更黏~
通常早上我出門上班前
會去和小蔔說:媽媽要上班了,和媽媽說再見!
她都會和我"kiss goodbye" 後繼續玩她的
但先生出差時期
早上都是麻煩婆婆幫我送小蔔去上班
如果讓小蔔發現媽媽要出門
本來和公婆玩的很開心的小蔔
會開始哭的亂七八糟
後來變成公婆引開小蔔的注意力(去陽台數螞蟻…)
然後我悄稍的去上班(錯誤方式)
常常在想
當她一回神想到媽媽
是不是又會一間間房間的找
發現媽媽不見了
是不是對她小小心靈會產生什麼變化
又是不是因為我和先生每每的不告而別
讓她看到我們的時候
黏的更緊 深怕爸爸媽媽又會突然消失…
好加在先生回國後
小蔔又回到可以和媽媽"kiss goodbye"的模式
讓媽媽放心不少~
以下是有關寶寶的"分離焦慮"處理方式
給大家參考~
■《媽媽寶寶》
分離焦慮是幼兒時期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,當寶寶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,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表現,一旦處理不當,將對寶寶日後的人際互動與生活適應造成惡劣影響。因此,父母親應掌握正確的態度與方法,陪伴寶寶一起走過分離焦慮。
1歲至1歲半是高發期
所謂「分離焦慮」,就是指孩子離開父母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面情緒,比如緊張不安、沮喪、悶悶不樂,或者特別黏人、愛哭、固執,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。
一般來說,寶寶的分離焦慮在6~8個月時出現,通常在1歲至1歲半時會比較嚴重,這與寶寶的表達能力增強、探索範圍擴大、分離機會增加有關。不過,隨著寶寶對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、對環境和自我狀態的掌握越來越有信心,分離焦慮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。
緩解方式
翁少萍醫師建議,可以讓寶寶在熟悉的家先練習短暫的分離。舉例來說,當寶寶自己移動到另一個小空間時,照顧者讓他自處一下再叫他,或是過一會兒時間再出現在他的面前,讓他慢慢習慣沒有照顧者的時間。
寶寶可以藉由這些短暫分開的練習,逐漸瞭解照顧者和他分開不代表消失。另外,當照顧者要離開寶寶身邊一下子,也要明確告訴寶寶,去哪裡、什麼時候回來。經由這些經驗,寶寶就知道照顧者會出現(守信),和照顧者分離時也就不會再那麼焦慮與不安。
寶寶交手給他人的照護方式
1. 確認環境:
翁少萍醫師表示,當要將寶寶交給保母或其他人照顧時,最好先去確認環境是否妥當,或是托育中心的環境是否安全。
2. 慎選替代的照顧者:
替代的照顧者除了要選擇可信賴的人,他如何與寶寶的相處模式也非常重要,是否能安撫寶寶,寶寶能不能依賴他,將寶寶交給他是否能將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狀。
3. 將寶寶熟悉、喜歡的東西一起帶著
寶寶要到新環境或是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,可以將寶寶喜歡的東西一起帶在他身邊,讓他覺得不會那麼陌生,且可以轉移他的焦點,避免一直依附於主要照顧者。
4.主要照顧者的東西讓寶寶帶在身上
寶寶除了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種安定的感覺,對主要照顧者的物件、味道也會覺得熟悉。可以讓寶寶帶著照顧者的照片、衣物等東西,讓寶寶更加有安全感。
5. 和寶寶說再見
有些照顧者會覺得應該要偷偷離開,寶寶才不會大哭大鬧。但其實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、不安。應該讓寶寶知道,現在只是暫時和他分開,等一下就會回到他身邊。
因此,建議照顧者在每一次和寶寶分離時,都要和他說再見,同時和寶寶說一些安撫的話,大約什麼時間點就回來,請他要好好聽話。寶寶也許還聽不懂照顧者的話,但若是照顧者說話的態度很篤定,寶寶會瞭解。
6. 不要十八相送
和寶寶分離時,要表現出堅決的態度,將寶寶交給替代照顧者並說再見後馬上離開,不要和寶寶在那上演十八相送、難分難捨的戲碼,如此做只會導致寶寶鬧得更厲害,更不想離開照顧者。
留言列表